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及枕皮质的兴奋性,以进一步明确偏头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对新诊断的偏头痛患者作脑运动诱发电位 (brain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和磁刺激枕皮质诱发视幻觉的阈值检测.结果共有 59例患者参加了试验,男 26例、女 33例,典型偏头痛 17例、普通型偏头痛 42例.正常对照 22例.发现典型偏头痛患者枕皮质刺激诱发视幻觉的阈值( 51± 6)%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74± 8)%,运动透发电位潜伏期典型偏头痛( 17.3± 3.0) ms比正常组( 12.1± 2.7) ms显著延长.结论提示典型偏头痛患者枕皮质神经元兴奋增强,潜伏期延长可能与偏头痛患者脑损伤机制有关.
推荐文章
针刺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偏头痛
针刺
经颅磁刺激
生物刺激技术
神经康复
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干预治疗的探讨
偏头痛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因子4
偏头痛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偏头痛
血栓前状态
脑梗死
偏头痛的治疗
偏头痛
药物疗法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颅磁刺激对偏头痛患者皮质功能的评估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偏头痛 物理疗法 诱发电位,运动 大脑皮质
年,卷(期) 2003,(1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8-22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7.2
字数 32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3.16.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祖春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22 92 6.0 7.0
2 满园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2 4 1.0 2.0
3 鲁秀容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3 8 2.0 2.0
4 夏先惠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头痛
物理疗法
诱发电位,运动
大脑皮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