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室内采用培养皿滤纸测定法和小杯土壤测定法测定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线虫剂量对异小杆属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侵染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韭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土壤中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与LN2线虫比分别为1:200和1:400时,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5.4%和88.2%.LN2线虫侵染韭蛆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15%.LN2线虫与常见化学农药的相容性测定结果显示,测定的化学农药中,安打、齐螨素、卡死克对LN2线虫的存活率影响显著,乐斯本和辛硫磷对LN2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方式下韭菜迟眼蕈蚊发生为害规律的研究
韭菜迟眼蕈蚊
种植方式
生物学
韭菜
不同韭菜品种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异迟眼蕈蚊
韭菜品种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种群动态参数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昆虫病原线虫
韭蛆
土壤线虫群落
生物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韭菜迟眼蕈蚊
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品系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昆虫天敌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indica 韭蛆 害虫防治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76+.2
字数 2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58.2004.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瑞红 130 803 13.0 22.0
2 韩日畴 56 942 15.0 29.0
3 李爱华 37 354 10.0 18.0
4 曹莉 18 282 9.0 16.0
5 刘秀玲 9 211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212)
二级引证文献  (45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7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6(11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03)
2017(9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18(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9(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indica
韭蛆
害虫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昆虫学报
双月刊
1674-0858
44-1640/Q
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46-1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