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的配伍关系及机理.方法:采用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实验,观察其对过敏介质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结果:各配伍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对各种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以清热凉血药配伍活血止血药为最佳,清热凉血药配伍止血药较差.结论:方中各药具有协同作用或相互制约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拮抗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介质的释放,并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从而达到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推荐文章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炎实验研究
过敏性紫癜
犀角地黄汤
抗炎作用
配伍关系
实验研究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60例
紫癜/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犀角地黄汤/治疗应用
凉血药/治疗应用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犀角地黄汤
过敏性紫癜
临床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过敏性紫癜 配伍 实验研究 变态反应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方剂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7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92.2004.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洪彬 191 1786 22.0 33.0
2 李冀 362 2802 25.0 32.0
3 杨伟鹏 4 64 3.0 4.0
4 杨旭 17 9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7)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犀角地黄汤
过敏性紫癜
配伍
实验研究
变态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