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野外定向岩石样品的岩石力学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下侏罗统以压扁变形明显、拉伸变形较弱为特点.自侏罗纪以来,该区经历了至少4期古构造变形作用,其变形方式主要为近EW向的以脆性变形为主的褶皱变形作用.在平面上,该区明显地表现为东弱西强的构造挤压变形特征,并对砂岩的储层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东区平均古构造应力值为19.8~28.3 MPa,对应的平均砂岩孔隙度为17.1%;西区平均古构造应力值为62.6~80.1 MPa,对应的平均砂岩孔隙度为6.4%~4.6%.
推荐文章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致密砂岩
下侏罗统
库车坳陷东部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下侏罗统砂岩储层性质的控制因素
砂岩储集性
埋藏史
构造侧向挤压
库车坳陷
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砂岩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构造裂缝
低孔低渗
有限元数值模拟
定量预测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煤系地层
有利储层
酸性水介质
下侏罗统
库车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库车坳陷下侏罗统岩石古应力场与砂岩储层性质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岩石力学特征 古应力场 储层性质 库车坳陷 下侏罗统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7-4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4.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达 51 601 14.0 23.0
2 寿建峰 4 125 4.0 4.0
3 斯春松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力学特征
古应力场
储层性质
库车坳陷
下侏罗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