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里海坳陷的基底表面位于20~25km深处,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深的盆地之一。它占据了里海南部的深水区和两个相邻的低地:东面的西土库曼(Turkmenia)低地和西面的下库拉(Kura)低地。该盆地可以分成几个次级盆地和两个主要的沉积中心,一个在盆地的北部,也就是阿普歇伦(Apsheron)海底山脊的南翼;另一个称作前阿尔伯兹(Pre-Alborz)断槽,位于南里海盆地的东南部。南里海盆地的沉积充填已遭受严重变形。其中的一部分是外源沉积,已发生褶皱,覆盖在(渐新-早中新世)梅克普(Maikop)页岩内的塑性挤离带之上。这套褶皱层序之上是晚上新世一第四纪新的原地沉积物,两者呈不整合接触。在上新-更新世,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大陆的NNE-SSW向聚敛相关的强烈缩短事件影响了该地区。仅上新世-第四纪的沉积物厚度就达10kin。它们源自周围的高加索、阿尔伯兹(Alborz)和科佩特(Kopet-Dagh)造山带及附近的俄罗斯地台,沉积在一个快速沉降的盆地中。盆地中部西侧的地壳厚度只有8km,而在盆地东部超过15km。地球物理数据和重力模拟提供的证据显示,该盆地海域部分的基底是一套速度很高、厚度不大的复杂地壳。盆地沉降的部分原因是陆壳深处的变薄,而更有可能的原因则是洋壳的形成。这发生在中-晚侏罗世弧后盆地发育的背景下,同时在白垩纪可能出现活化。然而有关南里海盆地洋壳增生和深水沉积的时代仍存在争议。目前得出的结论是以沉降分析为基础的,并补充了南里海盆地周边构造单元的地质资料。然而为了解释较年轻的上新世-第四纪的快速沉降阶段(与高加索磨拉石盆地的沉降和高加索造山带的隆起和侵蚀同时发生),还必须有另一种机理。这一快速沉降阶段可能具有挤压成因,因此一个简单的弹性挤压模型可得出大致相当的沉降幅度。另外
推荐文章
滨里海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控制作用
油气藏
构造演化
滨里海盆地
南里海盆地下库拉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
南里海盆地
异常高压
形成条件
快速沉积
油气成藏
长城取心技术在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的探索应用
滨里海盆地
长城取心
效果
收获率
南海莺歌海盆地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
莺歌海盆地
动力学分析
裂陷结构
物理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沉降模拟考察南里海盆地的演化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沉降模拟技术 南里海盆地 SCB 沉积物 石油地质 造山运动 褶皱层序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5
页数 22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降模拟技术
南里海盆地
SCB
沉积物
石油地质
造山运动
褶皱层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