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不同假定条件下质量守恒方程的物理意义分析人手,提出了反映非固结储水系统形变量与地下水补排水量关系的体积互换机理的理论,为抽注地下流体导致的地形变量的计算及允许开采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阐明了储水层形变的水动力学原因在于渗流的非稳定过程.从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角度探讨了由于体积互换机理导致的非固结储水层的形变模型与水流模型耦合的必然性以及重新定义非固结储水层随时间变化的导储水参数的必要性.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地层形变尤其是人类抽注地下流体导致的地层形变灾害(如地裂缝、地面沉降、井管折损等地质灾害)产生机理的理解,为进一步完善地层形变与渗流理论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浅层地下水储水系统研究
高密度电法
地下水
淡水资源
储水系统
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形式分析
空调水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
超固结土层垂向形变机理及临界水位控沉分析——以西安南郊钻孔土样研究为例
超固结土层
形变机理
超固结应力
临界水位
控沉
西安南郊
呼伦贝尔油田注水系统腐蚀机理探讨
呼伦贝尔油田
注水
腐蚀
防膨剂
溶解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固结储水系统形变的体积互换机理及意义
来源期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非固结储水系统 形变 体积互换机理 非稳定渗流 地层形变灾害 导储水参数 允许开采量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6,1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1.2
字数 6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942.2004.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斌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394 7624 45.0 63.0
2 冉兴龙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5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固结储水系统
形变
体积互换机理
非稳定渗流
地层形变灾害
导储水参数
允许开采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月刊
1671-5942
42-1655/P
大16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38-19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