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以发光细菌冻干粉为实验生物,研究出了中国陆上油田用化学剂和钻井液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随样品毒性总体浓度的增高而呈线性降低的特性,测定发光细菌在接触样品15min后的发光量,得出油田化学剂及钻井液的毒性水平.该方法及毒性分级简单易行,快速简洁,可操作性强.结合中国陆上油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划分油田化学剂和钻井液毒性的等级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对目前中国陆上油田所使用的部分油田化学剂及钻井液的毒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从而验证了油田化学剂和钻井液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及毒性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钻井液生物毒性评价方法对比
钻井液
生物毒性
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
采油用油田化学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油田化学剂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评价
Microtox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在钻井液中的应用分析
水基钻井液
生物毒性
发光细菌法
排放
现场监测
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及在钻井液毒性评价中的作用
黑褐新糠虾
毒性评价
标准实验生物
钻井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田化学剂和钻井液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及毒性分级标准研究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钻井液 发光细菌 油田化学剂 环境保护 生物毒性 检测 分级标准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25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04.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巨峰 24 383 9.0 19.0
2 李秀珍 14 240 6.0 14.0
3 李斌莲 13 316 7.0 13.0
4 范俊欣 12 163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148)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液
发光细菌
油田化学剂
环境保护
生物毒性
检测
分级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