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离村人教激增.农民大量离村,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流失,虽客观上为流入区带来一定积极后果,但就当时国情而言,其负面影响占主导地位,它实际是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社会趋于崩溃的反映,动摇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剧了时局的动荡,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华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此区域内的农民离村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它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时北方农村的社会现实,亦可管窥全国之一斑.
推荐文章
鲁迅与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文学
鲁迅
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文学
关系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
农业干旱灾害
受旱率
干旱灾害频率
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干旱化
水汽输送
东亚夏季风
中国北方地区
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华北地区
水汽含量
变化趋势
ENSO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十省农民离村问题研究--以华北地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为重点
来源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北方十省 农民离村 社会动荡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C922
字数 10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05.2004.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凤琴 南开大学历史系 6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方十省
农民离村
社会动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季刊
1001-5205
61-1027/K
大16开
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