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连续14年施用不同肥料后,春小麦/春玉米间作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作物产量及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120 t/hm2(M)、绿肥45 t/hm2(G)、秸杆10.5 t/hm2(S)、N 375 kg/hm2(N)、农家肥60 t/hm2+ N187.5kg/hm2[1/2(M+N)]、绿肥22.5t/hm2 + N187.5 kg/hm2[1/2(G+N)]、秸杆5.25t/hm2 + N187.5 kg/hm2[1/2(S+N)]和CK等8个处理中,土壤剖面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以N处理最高,地上部N浓度和吸N量以N、1/2(M+N) 和1/2(G+N) 处理较高,但3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间作小麦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M、G、1/2(M+N)和1/2(G+N) 等处理较高,间作玉米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1/2(G+N)、N、G和1/2(M+N)等处理较高.氮肥利用率以1/2(S+N)处理最高,1/2(M+N)和1/2(G+N)低于1/2(S+N)、S和N处理,但高于M、G处理.说明氮肥与农家肥或绿肥配合施用,既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又可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小麦/玉米间作 产量 吸氮量 硝态氮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344.2|S365
字数 57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8-505X.2004.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53)
二级引证文献  (75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08(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9(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0(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1(6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2(6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3(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4(8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5(8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6(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7(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6)
2018(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9(7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20(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期施肥
小麦/玉米间作
产量
吸氮量
硝态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相关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英文译名:Key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dost.moe.edu.cn
项目类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