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联合抗代谢药物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的作用效能,寻找治疗SACC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α-干扰素(α-IFN)和5-氟尿嘧啶(5-FU),分别以单用、双用和联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83(SACC-83)细胞株作用,用MTT法、软琼脂集落形成、BrdU掺入法和形态学观察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①随着单用、双用和联用,SACC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平板克隆形成率逐渐下降、DNA合成受抑制.②癌细胞异型性逐渐消失,成熟细胞特征逐渐增多.③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可见大量凋亡小体.结论:3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对SACC细胞产生显著的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联合抗代谢药物诱导分化对SACC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推荐文章
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联合5-FU对胃癌MGC-80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二甲基鞘氨醇(DMS)
5-氟尿嘧啶
鞘氨醇激酶1
胃癌
AdTERT-TRAIL对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靶向转基因作用的研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腺病毒
涎腺肿瘤
miRNA-34a在胃癌细胞KATOⅢ中对5-Fu的增敏作用
miRNA
5-氟尿嘧啶
胃癌细胞
miR-34a
化疗敏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癌药5-FU联合α-IFN与ATRA对SACC-83细胞株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α-干扰素 5-氟尿嘧啶 腺样囊性癌 涎腺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87
字数 2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979.2004.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威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24 100 6.0 8.0
2 徐旭光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37 139 7.0 10.0
3 吕智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11 46 4.0 6.0
4 唐晓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6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反式维甲酸
α-干扰素
5-氟尿嘧啶
腺样囊性癌
涎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5-4979
31-1671/R
大16开
上海市延长中路399号
4-53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9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