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GPS点观测结果计算得出山西断陷带各地段1999~2003年的水平形变场存在差别,并有瞬时变化,应变场也有同样的情况.山西断陷带内的M≥4地震多发生在GPS点位移速率矢量较大的地区,且随着震级增大形变特征也愈显著.地震区的最小主应变速率和最大剪应变速率一般都较大;最小主应变轴的优势方向各时间段差别较大.山西断陷带的主体走向与最小主应变速率轴夹角较小,与最大主应变速率轴夹角相对较大,在最小和最大主应变速率轴代表的主压应力和主张应力共同作用下,山西断陷带的主体应变发生右旋张剪活动.
推荐文章
山西断陷带的近期位移和应变率特征
山西带
水平运动
主应变率
空间尺度差异
运动与应变
临河断陷盆地震群活动的震兆特征及预报效能分析
临河断陷盆地
震群
震兆特征
预报效能
沂沭带形变、重磁场时空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
沂沭断裂带
地球物理场
区域地震构造活动
窗口效应
山西断陷系交城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初步研究
交城断裂
断错地貌
探槽
全新世
古地震活动
山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西断陷带的形变应变特征及地震活动
来源期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GPS 位移 应变速率 地震 山西断陷带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15.72+5
字数 9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942.2004.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立人 47 1189 20.0 33.0
2 胡新康 40 728 15.0 26.0
3 郭良迁 76 848 15.0 24.0
4 赵文星 6 36 3.0 6.0
5 王秀文 28 131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PS
位移
应变速率
地震
山西断陷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月刊
1671-5942
42-1655/P
大16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38-19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