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脱毒原原种为材料,按6个密度进行种植试验(行距均为50 cm,株距分别为11、12.5、14.0、16.0、18.5和22.0 cm).结果表明,在闽南泉州的自然条件下,泉引1号种薯产量和单个块茎平均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单位面积块茎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的特点.在本试验中,株距为11.0 cm (每公顷15.0万株)和12.5 cm(每公顷13.5万株)时,虽可获得更多的块茎数,但其叶面积增长过快,相互遮荫,光合效率降低,产量低下,小薯比例增多;株距为14.0 cm (每公顷12.0万株)和16.0 cm(每公顷10.5万株)时,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同时,由于株距为14.0 cm处理的块茎数目明显多于后者,因此,它是泉引1号原原种扩繁的适宜种植密度.
推荐文章
脱毒马铃薯二级原种扩繁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
二级原种扩繁
栽培技术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原原种
实际产量
经济净收益
巫溪县马铃薯脱毒原种优质高产扩繁技术初探
马铃薯
脱毒原种
优质适产
栽培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比较试验研究
马铃薯
原原种
比较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泉引1号 种薯 种植密度 马铃薯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32.048
字数 34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4.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永胜 28 129 5.0 10.0
2 林涛 15 50 5.0 6.0
3 沈清景 10 72 4.0 8.0
4 叶贻勋 14 9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泉引1号
种薯
种植密度
马铃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