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联乙炔甘油磷脂酰胆碱分子具有亲水和疏水双重特性, 同时又是手性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脂类微管. 这种脂类微管是由脂类螺旋带紧密缠绕形成的稳定结构, 而且螺旋带缠绕特征对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金属的化学沉积有重要影响. 胶体钯颗粒不仅可以在脂类微管的内外沉积, 而且主要在螺旋带边缘沉积, 形成螺旋沉积线. 在胶体钯的催化作用下, 金属Ni在微管表面形成不均匀化学沉积; 并导致镍金属微管具有螺旋特征. 这种螺旋特征可能与金属微管的内应力有关, 也可能与化学沉积工艺有关. 显微切片观察表明金属微管具有空心结构. 同时, 实验直接观察到一些金属微管具有双层同轴空心结构, 证明金属镍在脂类微管内外均可以沉积. 脂类微管和金属微管可作为载体包埋生物活性分子控制释放, 也可用于开发生物和力学系统的微型元件.
推荐文章
钢铁表面自组装缓蚀膜
钢铁
自组装缓蚀膜
缓蚀效率
表征技术
聚丙烯膜表面磷脂自组装/交联改性及其表面性能
聚丙烯微孔膜
卵磷脂
自组装
紫外交联
生物相容性
银表面分子自组装膜的防腐性能
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自组装膜
防腐
金属表面绿色环保自组装防腐膜的研究进展
自组装膜
防腐机理
活泼金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组装脂类微管模板表面镍的化学沉积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B辑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 脂类微管 螺旋特征 区域特异性沉积 化学金属化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
字数 4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40.2004.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德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01 1916 23.0 41.0
2 朱命炜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 192 7.0 13.0
3 付玉彬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3 11 2.0 3.0
7 郑纪勇 4 21 3.0 4.0
8 付山岗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自组装
脂类微管
螺旋特征
区域特异性沉积
化学金属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