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淮南矿区开采历史长,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大,从环境意义角度研究该矿区煤矸石具有其典型性和现实性。本文依据矿区煤层和岩性特征,采用综合柱状系统采样法,运用现代环境微量元素分析技术(INAA、ICP—MS)测定煤矸石38种元素,并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Hg、选择性电极法分析F。进而,筛选出11种金属元素(Cd、Cu、Ni、Sn、Hg、Mn、As、Cr、Pb、Zn)和非金属元素F为具有环境意义的元素,并以总量法初步预测和评估这些元素的含量水平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对比淮南、华北、中国、世界土壤背景值等,As、Cd、Cu、Ni、Sn、Hg等超出土壤背景值,这些元素在矿区环境的迁移性和累积性的环境效应,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推荐文章
淮南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调研分析
煤矸石
综合利用
淮南矿区
SPSS在淮南矿区煤中微量元素研究中的应用
SPSS
淮南矿区煤
微量元素
研究
河南新密-荥巩矿区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溶出
有害微量元素
淋溶
煤矸石
环境意义
不同类型煤矸石中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淋滤特性
煤矸石
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
浸泡
环境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淮南矿区煤矸石中环境意义微量元素研究
来源期刊 矿业科学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矸石 微量元素 环境意义 安徽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849.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修义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48 1381 23.0 36.0
2 崔龙鹏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1 245 8.0 15.0
3 史永红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5 247 3.0 5.0
4 白建峰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5 24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矸石
微量元素
环境意义
安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业科学技术
季刊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出版中心
出版文献量(篇)
133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