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等厚图、井眼或横剖面资料推导出的深度和时代数据,可重建沉积盆地的时空沉积历史。根据井眼和横剖面可以确定局部的沉积史,而根据等厚图则可确定沉积物的空间分布。设定一些简单的假设条件,如地层的相似性以及局部分析结果的区域适用性等,便可重建固相(或颗粒)体积的平衡图,进而确定古近纪以来若干时间段沉积的沉积物质量。将这种方法用于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中国西北),我们估算出了整个新生代两者的固相体积和蓄积的沉积物质量分别为1358±520×10^3km^3(36.7±14×10^17kg)和172±56×10^3km^3(4.6±1.5×10^17kg)。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沉积作用的两大脉冲期。第一个出现在17Ma左右,只影响天山脚下的塔里木盆地北部(亦称库车坳陷),从而证实了该山脉现今仍活跃的缩短作用当时已开始的现点。第二个发生于5~6Ma期间,影响了该地区大多数沉积区域,而且其地理分布可能更广泛。假定当地处于地壳均衡状态,我们估计由于塔里木地块相对于西伯利亚旋转而产生,且在该山脉和近邻盆地中积蓄的缩短量介于1.15×10^6和4.23×10^6km^3之间。这相当于顺时针旋转了2.5°~8.7°。在与东天山情况大致符合的二个简单的金字塔状地形自相似的生长模型中,我们运用了这些结果。
推荐文章
新疆东天山地区构造演化浅析
构造演化
东天山地区
觉罗塔格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
区域构造演化
相邻褶皱带
关于东天山区域地壳稳定问题的讨论
东天山
区域地壳稳定
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北亚造山区
地壳构造分区
古板块
古陆缘
大华北古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天山与毗邻中亚盆地之间的物质迁移:对区域构造和地形的控制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东天山 盆地 区域构造 地形 塔里木 沉积物 山脉 假设条件 地区 局部分析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4
页数 22页 分类号 TE12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天山
盆地
区域构造
地形
塔里木
沉积物
山脉
假设条件
地区
局部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