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MRI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中的作用和影像学表现.方法:主动脉缩窄患者16例,单纯型14例,复杂型2例,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合并动脉瘤,1例合并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16例均经手术证实.全部病例MRI检查包括SE序列、Cme MRI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DCEMRA).结果:16例MRI检查均清楚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结论:MRI检查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可靠方法之一,可多方位、直观的显示病变部位及合并畸形,基本上可替代心血管造影,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MRI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老年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冠心病一例
主动脉缩窄
冠心病
诊断
治疗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主动脉缩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评价
主动脉缩窄
放射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诊断及研究进展
胎儿
主动脉缩窄
超声心动图
心脏磁共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MRI诊断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0-8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4.05.0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康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118 1643 23.0 35.0
2 陈祖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15 111 6.0 10.0
3 王佩芬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12 53 5.0 6.0
4 李轫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9 8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