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酪根是石油的原料,在原油形成之前可能经历漫长的改造和成岩期。一种普遍的假设是:排出油的总成分反映了这种渐进改造的诸多信息,而最初固定碳的原始生物信息大多损失掉了。但在大多数早期原油有机物中仅占一小部分的微量组分即生物标志化合物例外。俄罗斯Timan—Pechora盆地中大量原油和岩石提取物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馏分分析表明,作为大多数原油的主要组分的这类馏分是生物残体液化的直接产物,这些生物残体在生油点以前基本保存完好。因此,这类馏分的原始生物成分在原油馏分中保存下来了。采用有机地化中一种新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俄罗斯Timan—Pechora盆地上一中古生界推定烃源岩中的242个油样以及83个岩石抽提物样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325个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总共24种)的分布可以用6个分别归因于特定生物供给源的端元组分的线性组合来表示。6个中有4个是主要的生油源(高等植物的蜡质、蓝藻细菌、微藻类和粘球形藻属微生物)。这些端元占了我们样品中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的大部分。其余两种代表了储层中沉积和低水平生物蚀变期间原始有机物的二次生物蚀变(生物降解)的产物。每一个端元都由一个分析物谱所组成,其丰度以固定的比率和其它端元彼此相关。我们推测,每一种原始的端元都代表了一种耐久的生物聚合物的降解,这种生物聚合物为某类生物的细胞壁和隔膜。正构烷烃和环异戊二烯烃反映了它们的各种前体(即原始有机物源)的加权特征。如果大多数原油都是少数化学结构简单的生物聚合物的产物,那么就要对我们关于总有机碳重要性和油窗特性的许多假设重新进行审查。
推荐文章
小分子烷烃与烯烃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
离子液体
烷烃
烯烃
溶解
吸收
解吸
高顺式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研究进展
聚异戊二烯
顺式结构
催化剂
溶液聚合
气相聚合
颗粒物料
络合吸收法分离烯烃/烷烃
烯烃/烷烃分离
络合吸收
金属-烯烃络合物
多孔材料烷烃/烯烃分离技术的研究
多孔材料
硅胶
烷烃/烯烃分离度
传质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改进:原油中烷烃和异戊二烯烃的起源
来源期刊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原油 烷烃 异戊二烯烃 蓝藻细菌 干酪根 成熟度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油气系统
原油
烷烃
异戊二烯烃
蓝藻细菌
干酪根
成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季刊
湖北省潜江市广华研究院情报室
出版文献量(篇)
2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