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塔生产中真菌污染现象最普遍、危害最严重.从纳塔工厂的受污染发酵液、原料椰子水及环境中分离到58株酵母、17株霉菌.研究显示,产膜醭酵母,如假丝酵母(Candida spp.)、毕赤酵母(Pichia spp.)是引起污染的主要真菌,它们主要来源于大量带菌的原料椰子水,由于椰子水的不恰当处理而散布到环境中.向发酵液中添加2~3g/L脱氢醋酸钠或1.5~2g/L尼泊金丁酯,可以较好地抑制产膜醭酵母而不影响木醋杆菌的生长和纳塔的合成.
推荐文章
试论种植业生产中农药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种植业生产
农药污染
现状分析
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畜牧业
环境污染
治理措施
生态畜牧业
粗苯生产中塔后含苯超标原因及处理
焦炉
荒煤气
粗苯
洗苯塔
煤气含苯
管式加热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塔生产中污染真菌的分离与控制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塔 污染 分离 产膜醭酵母 抑菌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4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04.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从发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23 331 12.0 18.0
2 刘四新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17 203 9.0 14.0
3 李德茂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7 73 5.0 7.0
4 明飞平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4 29 3.0 4.0
5 丁振刚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塔
污染
分离
产膜醭酵母
抑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