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秦岭从中晚泥盆世开始,秦岭微板块由于勉略带的裂解扩张而进入独立演化,其构造演化、构造环境、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具有南北基本对应的准对称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白龙江构造带是热液再造型铅锌矿的有利成矿带,而北部夏河-礼县成矿带南缘则是金的找矿远景区.
推荐文章
西秦岭成矿系列、成矿谱系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地质学
成矿系列
成矿谱系
甘肃
西秦岭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有色金属
地质环境状况
成矿特征
找矿前景
新疆石墨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石墨
成矿特征
矿床类型
找矿标志
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究分析
有色金属
地质条件
找矿特点
成矿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秦岭金属成矿的准对称特征及找矿意义
来源期刊 甘肃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秦岭 成矿规律 准对称特征 找矿意义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4:P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彦庆 15 287 9.0 15.0
3 陈国忠 14 106 5.0 10.0
5 李永琴 4 6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15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秦岭
成矿规律
准对称特征
找矿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地质
季刊
1004-4116
62-1191/P
大16开
兰州市红星巷123号省地矿局信息中心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