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防御素5(rHD-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抑菌效果.方法:将冷存的rHD-5按照浓度稀释成100μg/ml(Ⅰ液)、200μg/ml(Ⅱ液)和300μg/ml(Ⅲ液),以不含rHD-5的磷酸盐缓冲液(O液)为对照,观察了它们对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的杀菌效果,以及抗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粘附的效果.结果:随着rHD-5浓度的逐渐增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坏直径也相应扩大,O液、Ⅱ液、Ⅲ液的抑菌坏直径分别为0mm、15.78±0.67mm、31.11±0.89、36.94±0.77mm;虽然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的抑菌坏直径没有上述趋势,但Ⅲ液产生了抑菌环,直径为16.67±0.79mm,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则无抑菌环产生.此外,O液、Ⅰ液、Ⅱ液、Ⅲ液干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后,对IEC-6的平均粘附率分别为98.02%±0.51%、18.68%±1.49%、9.46%±2.74%、0.73%±0.44%,单个IEC-6细胞所粘附的细菌数分别为20.52±6.70、4.26±2.70、6.88±3.92和0.68±0.79,受损害的IEC-6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0.88%±30.48%、8.36%±4.52%、2.94%±3.58%、0%,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结论:rHD-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及抑菌作用,提示其在防治肠源性感染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人防御素3增强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杀菌活性
防御素
基因重组
铜绿假单胞菌
协同指数
卡介苗胞壁蛋白增强肺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防御功能的研究
卡介苗
胞壁蛋白
防御素
铜绿假单胞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
喹诺酮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清除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效应
流式细胞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铜绿假单胞菌
检测
抗菌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防御素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应和抗粘附作用
来源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 学科
关键词 防御素5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环 粘附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6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521.2004.04.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7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防御素5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环
粘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感染、炎症、修复
季刊
1672-8521
11-5225/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