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在许多情况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化疗药物普遍缺乏选择性,导致严重的剂量依赖性毒副作用的产生,极大地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降低化疗药物的非特异性毒性和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利用肿瘤细胞的表面总是过量表达一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肿瘤标志物"可被作为选择性输送治疗性药物的"靶".将细胞毒物质靶向输送到肿瘤标志物是一个早期的理想化的药物输送模式被称为"魔弹",这一假说的提出点燃了人们对肿瘤治疗的过高期望,但多年的研究结果是相当令人失望的.随着肿瘤靶向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获得了新的认识并对肿瘤的靶向治疗进行重新评价.一些正在临床前或临床研究中的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能够选择性地靶向和阻断生长因子等肿瘤标志物与它们受体的作用,如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毒素或放射性同位素的结合物,小肽和拟肽类分子以及他们与药物的结合物,反义寡核苷酸,包裹药物的免疫脂质体,小分子抑制剂等.本文重点介绍怎样用新的生物技术和方法来解决"魔弹"假说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推荐文章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纳米结构
药物载体
肿瘤
多柔比星
PAMAM
SP5-52多肽
骨髓增殖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V617F
靶向治疗
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新治疗策略
肿瘤干细胞
分子通路
临床试验策略
纳米粒子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肿瘤干细胞
纳米药物
化疗
热疗
靶向运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肿瘤的靶向介入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肿瘤 靶向介入 治疗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4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475.2004.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263 10.0 15.0
2 刘兴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3 王亚芹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瘤
靶向介入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