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8例猪卵巢实质及子宫分层注射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剖查各器官的淋巴流向.结果表明,左右两侧卵巢的集合淋巴管沿卵巢系膜向上汇集成束,分别注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和子宫旁淋巴结;子宫角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阔韧带上行,注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子宫体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中动脉上行,主要注入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少数入荐淋巴结,但子宫体的集合淋巴管除注入同侧荐淋巴结外,尚有88.89%出现左右交叉现象,即44.44%左侧子宫体的淋巴管入右侧荐淋巴结,33.33%右侧子宫体的淋巴管入左侧荐淋巴结,11.11%左右两侧子宫体的淋巴管相互交叉入对侧荐淋巴结;子宫颈的集合淋巴管沿子宫中动脉入同侧髂内淋巴结外侧组,少数入荐淋巴结.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癌
卵巢
危险因素
转移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
奶牛
子宫角
卵巢子宫静脉
插管术
子宫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例分析
子宫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免疫组化
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猪卵巢子宫的淋巴流向探讨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卵巢 子宫 淋巴结 淋巴流向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7-3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2.1
字数 3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40.2004.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书松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35 194 8.0 12.0
2 李奎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33 191 8.0 13.0
3 肖传斌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49 391 13.0 17.0
4 徐亚平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8 72 5.0 8.0
5 张玉龙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巢
子宫
淋巴结
淋巴流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