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红外热像扫描技术在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在组织工程皮肤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动物(裸鼠)进行移植修复的不同时间,应用红外热像扫描仪对移植修复区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移植术后第7天,热像图上移植区与正常皮肤温差明显(>0.7℃);在移植的第14天,移植区与周围正常皮肤的温差变小(<0.3℃);在移植的第21天,移植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区别,温度几乎没有差别(<0.1℃).预示着移植区的血运、代谢情况与正常皮肤差别不大,移植区有毛细血管长入、营养供应充足.结论在应用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皮肤缺损的移植修复时,可以应用红外热像扫描技术对移植修复的效果进行动态观察,监测毛细血管的生成情况、血运状况以及移植的组织工程皮肤与宿主皮肤的融合情况.
推荐文章
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中应用
电磁场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红外热像技术在电气火灾隐患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
电气火灾隐患
检测
热图像
红外热像技术在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红外热辐射
滑坡
模型试验
温度异常前兆
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红外热像仪
热像测温
热像图
应用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外热像扫描技术在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外热像扫描 组织工程 皮肤 移植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及论著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22+.1
字数 2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4.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炜群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112 467 9.0 16.0
2 周余来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72 253 8.0 11.0
3 乔锋利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电诊科 22 117 6.0 10.0
4 杨同书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28 151 7.0 10.0
5 常淑芳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17 80 5.0 8.0
6 侯立中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19 137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热像扫描
组织工程
皮肤
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