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该源岩在自垩纪达到生烃高峰,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时空关系不匹配.文章详细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指出呼图壁构造之所以能形成中型气藏,是先期聚集于深层侏罗系或白垩系储层油气向上转移的结果,燕山晚期及喜山早期形成的古圈闭起到了油气运移中转站的作用,并提出该区近期的勘探方向.
推荐文章
CO2气藏的浅层地球化学效应
地球化学
二氧化碳
指标
异常
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底辟翼部高效成藏模式
莺歌海盆地
东方气田
高温
高压
天然气
底辟构造
翼部
成藏模式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的地球化学模式
四川盆地
石炭系
地球化学
气藏
形成
模式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煤阶
煤成气
气藏
成藏过程
对比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图壁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 成藏过程 油气中转站 再分配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4.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世加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77 1030 18.0 27.0
2 王绪龙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0 1337 21.0 34.0
3 阿布力米提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 164 7.0 7.0
4 李延均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5 70 4.0 5.0
5 王立宏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10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8(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6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20(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
成藏过程
油气中转站
再分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