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清热化瘀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疗程均为28d,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同步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1β、IL-8、sICAM-1较治前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的过度产生,可能是清热化瘀颗粒保护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清热化瘀Ⅱ号方
缺血性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中医证候评分
小续命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中风
风痰瘀阻证
小续命汤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拓展与探讨
缺血性中风
活血化瘀法
中医药治疗
拓展
益气复元合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
益气复元合剂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液流变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热化瘀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清热化瘀颗粒 脑梗死 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5.2
字数 2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59X.2004.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国恒 77 582 14.0 20.0
2 王行宽 69 719 17.0 22.0
3 吴云虎 27 248 10.0 15.0
4 胡跃强 4 6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热化瘀颗粒
脑梗死
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659X
37-1279/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23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514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