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点眼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8只兔(8只眼),制成角膜碱烧伤模型.治疗组(A、B、C组)伤后即分别滴用15,30及60 mg·L-1的全反式视黄酸滴眼,对照组(D组)滴赋形剂,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计算伤后第6,9,12,15,18,21,25,28 d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连续用药28 d后处死兔并取下角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伤后B组和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明显较A组和D组延长,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均明显较A组和D组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NV面积与角膜后膜和炎性细胞数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由碱烧伤引起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血管抑素抑制兔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角膜血管新生
血管抑素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缘移植
碱烧伤
贝伐单抗对兔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影响
贝伐单抗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烧伤
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进展
角膜新生血管
治疗
综述文献
iNOS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2.2
字数 4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4.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艾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76 336 9.0 13.0
2 邢怡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311 1123 15.0 19.0
3 郑红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46 188 9.0 11.0
4 蔡明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23 22 3.0 3.0
5 姚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反式视黄酸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