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各地传统医学所用的邦孜道不尽相同,其基原植物有2科3属7种,经考证,正品邦孜道应为山箩卜科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因历代医籍的传承有异,以及各医家临床用药有别,邦孜道的原植物也发生了变迁.蒙医所用的邦孜道原植物为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的干燥花序,鲁孜道为草地风毛菊Saussurea amara的干燥全草,邦孜扎日巴格扎尼为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的干燥全草.藏医所用的邦孜道原植物为山箩卜科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鲁孜道原植物为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苞叶风毛菊S.obvallata和唐古特雪莲S.tangutica的干燥全草,邦孜扎日巴格扎尼为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的干燥全草.蒙古国蒙医所用邦孜道原植物为草地风毛菊Saussurea amara的干燥全草.
推荐文章
蒙药古古勒的本草考证
蒙药
古古勒
本草考证
蒙药材姜黄本草考证
蒙药材
姜黄
本草考证
蒙药材栀子的本草考证
栀子
本草考证
蒙药占巴的本草考证
蒙药
占巴
考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药邦孜道的本草考证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关键词 蒙药 邦孜道 本草考证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考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2-9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2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4.1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布日额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118 481 13.0 18.0
2 东格尔道尔吉 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药学院 6 56 4.0 6.0
3 其其格玛 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药学院 7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药
邦孜道
本草考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