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角度,讨论了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问题,如土地退化与整治的地域分异,开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山区坡地的改良与利用,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要退化土地类型的形成与温度、水分条件以及自然区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自然条件来规划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防治土壤侵蚀的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森林砍伐、陡坡垦殖、过度放牧以及工矿、道路的开发与修建等是长江上游山地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长江上游地区坡地多平地少,坡地是流水侵蚀可以发展的部位,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坡地的改良和利用既指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也指坡荒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这一地区,应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凭借速生植物采用复合农林业途径,以提高其持续生产力.由于篱笆植物与田间作物组成农林复合系统,活篱笆不仅是控制坡地土壤侵蚀的措施,它也是土地利用类型的一个组分.以四川宁南为例说明,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山区水土保持,即退化环境的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推荐文章
加快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步伐为西部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西部开发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长治'
长江上游
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
功能分区
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群落水土保持能力比较
植物群落
水土保持能力
径流量
土壤流失量
长江上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期刊 资源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土地退化 坡地改良利用 水土保持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7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7588.2004.z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24 11160 48.0 10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上游
土地退化
坡地改良利用
水土保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科学
月刊
1007-7588
11-3868/N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2-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9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