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2002年12月象山港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出现浮游动物44种,可以划分为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岸低盐性类群的种类较多,其优势种有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和拿卡箭虫Sagitta nagae等,半咸水河口类群、暖水性外海类群和广盐暖水性类群的种数均较少.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趋势与丰度的一致.湾顶部水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都出现最高值,从湾顶部往湾口方向,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象山港海区周日连续站观测的结果显示,夜间半日潮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均高于白昼半日潮时,低平潮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与丰度均出现了最高值.
推荐文章
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鱼类养殖
海带养殖
牡蛎养殖
浮游动物
海湾
象山港春、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异质性
浮游动物
空间异质性
象山港
潮流
象山港不同生境冬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浮游动物
冬季生态特征
养殖区
增殖放流区
温排水区
象山港
象山港浮游动物生态群落分布的研究
象山港
浮游动物
生态群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象山港冬季浮游动物的分布
来源期刊 东海海洋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分布 冬季 象山港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2
页数 9页 分类号 Q178.53
字数 4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09X.2004.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浮游动物
分布
冬季
象山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学研究
季刊
1001-909X
33-1330/P
16开
杭州保俶北路36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