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对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抑制蠕虫的延胡索酸还原酶复合体,另一种认为药物是与蠕虫微管蛋白结合从而阻止微管形成以至杀灭虫体.文章简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
推荐文章
三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合物对DNA的潜在损伤作用
氨基甲酸酯
紫外光谱
DNA加合物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药物抗猪囊尾蚴的作用靶点
阿苯哒唑
奥芬哒唑
猪囊尾蚴
作用靶点
能量代谢
含苯并咪唑片段结构的抗微生物药物研究新进展
苯并咪唑
抗菌
抗真菌
抗病毒
抗疟
抗结核
CO2取代光气合成氨基甲酸酯研究进展
CO2
氨基甲酸酯
Cs2CO3
亲核试剂
超临界CO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 抗蠕虫药物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2-4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6.22|R93|R963
字数 36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04.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学军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183 1315 18.0 27.0
2 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233 1840 21.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
抗蠕虫药物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