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青霉属和曲霉属的两种真菌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性和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真菌及其毒素均能在紫茎泽兰叶片上产生直径2~5 mm的局部坏死斑.叶片用毒素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分别可达86.25%、94.56%;K+和Na+渗漏量增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推荐文章
采自紫茎泽兰的5个链格孢菌菌株致病性和若干特征的比较
链格孢菌
菌株
致病性
毒素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茎泽兰生长与 繁殖的影响
紫茎泽兰
丛枝菌根真菌
生长
繁殖
杀真菌剂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
入侵植物
紫茎泽兰
杀真菌剂
土壤真菌
反馈作用
油菜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效果
紫茎泽兰
油菜
替代控制
竞争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真菌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粗毒素 生物测定 致病机理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4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04.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明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9 345 9.0 18.0
2 侯若彤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427 10.0 20.0
3 杨志荣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78 2296 26.0 37.0
4 廖薇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茎泽兰
粗毒素
生物测定
致病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