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试验,观察到交联聚合物溶液的蠕变回复现象,说明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产生了粘弹效应.通过交联聚合物溶液变流速(67,161,67 cm/d)与恒速(67 cm/d)驱油时,即存在蠕变回复效应和无蠕变回复效应驱油,考察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蠕变回复效应能增加原油采收率1.5%.
推荐文章
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蠕变回复和驱油效率
聚合物溶液
蠕变回复
微观模型
松弛时间
驱油效率
岩芯
交联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
交联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采收率
驱油
岩心
实验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岩心封堵性能研究
交联聚合物微球
反相微乳液聚合
封堵性能
驱油实验
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交联聚合物微球
聚合物
复合调驱体系
注入参数
深部调驱
海上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及对驱油效率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丙烯酰胺 多孔介质 蠕变回复 粘弹性 提高采收率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46
字数 1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4.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金洲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院 276 4144 33.0 44.0
2 蒲万芬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155 1526 20.0 29.0
3 武海燕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15 212 7.0 14.0
4 罗宪波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11 200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丙烯酰胺
多孔介质
蠕变回复
粘弹性
提高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