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牵引、手法、针灸等非手术疗法对突出的腰椎间盘自然吸收现象的影响.方法:根据影像学分型将突出后的椎间盘分为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将椎管的形态分为椭圆型、三角型、三叶型.通过椎管横径、矢状径与突出物截面积之比值来观察和分析突出物的变化,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认为患者椎管的截面积越大自然吸收的机率就越大,椭圆型椎管最好,三角型椎管次之,三叶型椎管最差.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分型,发现纤维环破裂后髓核游离的越远,自然吸收的可能就越大.急性发病,临床症状、体征越重,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效果越好,自然吸收的可能就越大,尤其是急性发作的游离型,因突入硬膜囊外的髓核成份多,更易通过排异反应而吸收.结论:牵引和手法等非手术疗法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后的自然吸收.
推荐文章
针药并用促进巨大破裂型 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案
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蠲痹汤加减
针刺
头针
针刀术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自然吸收观察
腰椎间盘髓核突出
针刀
自然吸收
经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
后路腰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切除术
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间盘突出后自然吸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然吸收 相关因素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15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205.2004.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庄 2 29 1.0 2.0
2 高凌云 1 28 1.0 1.0
3 崔惠云 1 28 1.0 1.0
4 孙刚 1 28 1.0 1.0
5 赵永虹 1 2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8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然吸收
相关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