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恢复生态学起源于100a前的山地、草原、森林和野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管理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目标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和服务功能,其长期目标是通过恢复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较多,它们均源于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但自我设计和人为设计是唯一源于恢复生态学研究和实践的理论.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方向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其恢复的机理可用临界阈值理论和状态跃迁模型进行解释.中国森林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量营造种类和结构单一的人工林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大量使用外来种;忽视了生态系统健康所要求的异质性;忽略了物种间的生态交互作用;造林时对珍稀濒危种需要缺乏考虑;城镇绿化忽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等问题.此外,还介绍了生态恢复的方法、成功恢复的标准,并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恢复生态学尚未形成理论和方法体系,要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恢复生态学正在强调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的耦合;对森林恢复研究要集中在恢复中的障碍和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两个方面;鉴于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动态性,应停止期待发现能预测恢复产出的简单定律,相反,应该根据恢复地点及目标多样性而强调适应性恢复.
推荐文章
恢复生态学原理与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景观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恢复
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恢复
重建
可持续发展
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
生态恢复
适应性经营
恢复生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恢复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综述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6-17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Q891|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4.08.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少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196 11140 59.0 99.0
2 陆宏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15 1159 11.0 15.0
3 任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65 2921 28.0 5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5)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化生态系统
恢复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