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自1986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创伤后骨溶解症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57岁,平均28.8岁.受伤原因:摔伤3例,车祸伤2例,运动性损伤1例.受伤部位位于坐、耻骨3例,锁骨远端3例.X线片显示骨溶解距受伤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3例,1.5个月1例,3个月1例,1例运动性损伤者确切时间不详.受伤时X线检查发现坐、耻骨骨折2例,肩锁关节I度脱位1例,其余3例未见明显的骨折、脱位.分别对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发生于急性创伤后,1例发生于运动性损伤后,症状均以局部疼痛为主,部位集中于坐、耻骨及锁骨远端,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溶解,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原骨溶解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重建,但骨重建迟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所有病例病理显示纤维软骨组织增生,滑膜充血、增生,骨坏死,软骨下骨微骨折,破骨细胞活跃,可见骨组织化生和部分纤维化.结论创伤后骨溶解症与特殊部位急性创伤或运动性损伤关系密切,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的骨髓腔内水肿、囊性破坏或大范围的骨溶解吸收.创伤性骨溶解症早期诊断困难,应注意与恶性骨肿瘤相鉴别,其保守治疗效果好,适当使用骨吸收抑制剂能改变病程.
推荐文章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其护理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
病因
护理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评价
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抑郁症患者的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初步分析
抑郁症
横断面调查
创伤性事件
合病
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研究
意外创伤
创伤后成长
测试量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后骨溶解症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溶解 创伤和损伤 诊断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9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4.07.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溶解
创伤和损伤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