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自1986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创伤后骨溶解症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57岁,平均28.8岁.受伤原因:摔伤3例,车祸伤2例,运动性损伤1例.受伤部位位于坐、耻骨3例,锁骨远端3例.X线片显示骨溶解距受伤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3例,1.5个月1例,3个月1例,1例运动性损伤者确切时间不详.受伤时X线检查发现坐、耻骨骨折2例,肩锁关节I度脱位1例,其余3例未见明显的骨折、脱位.分别对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发生于急性创伤后,1例发生于运动性损伤后,症状均以局部疼痛为主,部位集中于坐、耻骨及锁骨远端,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溶解,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原骨溶解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重建,但骨重建迟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所有病例病理显示纤维软骨组织增生,滑膜充血、增生,骨坏死,软骨下骨微骨折,破骨细胞活跃,可见骨组织化生和部分纤维化.结论创伤后骨溶解症与特殊部位急性创伤或运动性损伤关系密切,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的骨髓腔内水肿、囊性破坏或大范围的骨溶解吸收.创伤性骨溶解症早期诊断困难,应注意与恶性骨肿瘤相鉴别,其保守治疗效果好,适当使用骨吸收抑制剂能改变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