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VP-16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生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VP-16或甲氨蝶呤灌胃,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生成的调节作用.并用R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2水平的变化.结果:VP-16可显著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并抑制血清IL-2的水平.结论:VP-16对银屑病的角化不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推荐文章
翁苋颗粒对鸡白痢IL-2和IFN-γ的影响
翁苋颗粒
鸡白痢
IL-2
IFN-γ
HPV感染的宫颈病变对血清锌、IL-2、IL-10及组织E2F1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E2F1转录因子
乳头状瘤病毒科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金丹盆乐汤灌肠联合熏蒸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 TNF-α和 IL-2水平的影响
金丹盆乐汤
熏蒸疗法
慢性盆腔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P-16对鼠尾表皮颗粒层生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VP-16 小鼠 表皮颗粒层 IL-2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157.2004.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应全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 18 85 5.0 8.0
2 王菊英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 24 455 11.0 21.0
3 谢青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 13 58 4.0 7.0
4 王进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 44 175 7.0 11.0
5 娄海燕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 17 183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P-16
小鼠
表皮颗粒层
IL-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月刊
1009-1157
37-134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7397号
24-17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63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