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主要成分及杂质. 方法:毛细管柱为PE-35(30 m×0.32 mm,0.1 μm),柱温100 ℃(1 min)以10 ℃/min升至280 ℃(7 min);传输线温度290 ℃,离子源温度260 ℃,进样口温度290 ℃,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量为1.0 ml/min.对样品在分子量为40~450的范围内进行全扫描.结果:在所检测的12粒摇头丸中,发现有1粒MDMA纯度较高,对这纯度较高的摇头丸进行谱图解析发现8种与合成途径相关的杂质.结论:对这8种杂质的存在进行理论解释,确定此粒摇头丸中MDMA的合成方法是胡椒醛为原料还原胺性法.
推荐文章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急性中毒效果观察
醒脑静
纳洛酮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中毒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急性中毒效果观察
醒脑静
纳洛酮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中毒
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毒品滥用者毛发特征分析的比较
毒品滥用
毛发分析
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法庭鉴定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摇头丸
SIMCA法
模式识别
法庭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C/MS法解析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成分体系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GC/MS 解析 杂质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0.72
字数 2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48.2004.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相秉仁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177 1650 20.0 31.0
2 吴国萍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38 104 5.0 9.0
4 蔡锡兰 江苏警官学院技术系 10 2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GC/MS
解析
杂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