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中的多子折返波一旦起动,会形成一系列的心肌细胞结构和电生理的改变,这就是结构和电生理重构.在结构重构中心房肌的纤维化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结构基础,已证实细胞间信号调控激酶-2(Erk-2)、缝隙连接(GJ)、间隙连接蛋白40(Cx40)有显著的改变,在心房纤颤发生及维持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电重构是指心房颤动的心房肌纤维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中有效不应期进行性下降,钙超载机制是电重构中最重要的机制,以此为基础出现的一系列离子通道,包括L-Ca2+通道、K+通道、Na+通道,以及一系列的钙调蛋白的改变,最终的结果是使心房肌纤维的有效不应期进行性延长,使心房颤动得以维持.了解心房颤动的重构机制对临床心房颤动治疗的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
机制
治疗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电复律
射频消融
左耳封堵术
外科治疗
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卒中
抗凝药物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外科手术
进展
我国心房颤动病人自我管理现状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自我管理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房颤动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电生理重构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5
字数 45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34.2004.z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 157 780 13.0 21.0
2 吴近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电生理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