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典型抽样法,以梓潼、资中和犍为为例,根据实地调查、有关统计资料和土壤分析结果,研究了川中丘陵区1985~1999年农田养分平衡和主要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后,农田氮素开始出现盈余,平均盈余率超过35%;磷素平均盈余率超过40%;钾素一直呈大比例的亏缺状态,平均亏缺近50%.通过2000年和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阐述了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并针对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变化状况提出了实现川中丘陵区农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黄土丘陵区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黄土丘陵区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分区系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陇中
半干旱区
分区系统治理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中丘陵区农田养分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 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1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8.3
字数 6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4.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锡洲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0 3906 36.0 53.0
2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56 5979 41.0 63.0
3 周建新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8 213 7.0 8.0
4 张仁绥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9 165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中丘陵区
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
可持续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