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祁连山干旱山地造林地牧草生物量和灌木造林树种生物量、可食生物量的调查分析得知:通过整地造林后,牧草的生物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平均产草量为未整地的荒草坡的1.56~2.49倍.E、W坡向在封育措施下的产草量是半封育的1.82和1.67倍,是未封育条件下的2.22和2.14倍.饲料灌木树种的可食量枝叶远远高于纯草场的产草量,其可食生物量为纯草场的2.04~3.11倍;饲料灌木林地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草本植物的5.30~7.60倍.并根据饲料灌木树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论述了草场发展灌木饲料林的价值.由此说明,在祁连山区逐步发展饲料灌木林,建立立体草场是草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推荐文章
祁连山干旱山区移民搬迁退耕地牧草种植试验
祁连山
干旱山区
恢复植被
脱贫致富
牧草品种
栽培试验
祁连山干旱山地草地生物量对水分条件的响应
山地草地
生物量
土壤水分
祁连山
祁连山北坡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祁连山北坡
草甸草原
地上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高寒草甸退化对祁连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草地退化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
氮矿化速率
土壤酶
冗余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祁连山干旱山地造林对牧草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甘肃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祁连山 造林 牧草 生物量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8.556
字数 3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60.2004.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高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祁连山
造林
牧草
生物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林业科技
季刊
1006-0960
62-1059/S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