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对某些变形严重的围岩段的施工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形成是由施工方法和围岩的地质特性所决定的.它由松动圈、过渡带和原岩三层组成.它的层状特性是开展地震折射层析方法的地球物理基础.与其它折射解释方法相比,层析法可以更精细地描绘松动圈起伏变化的地质情况,特别是透射严重和过渡带速度渐变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测试结果还可反映出隧道中构造应力的方向.文章介绍了SeisImager软件中折射层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最小走时树方法.通过该方法在某隧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中的应用效果,说明了层析法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推荐文章
突水突泥影响下隧道围岩松动圈变化测试与分析
隧道工程
突水突泥
围岩松动圈
地质雷达
邢隆石膏矿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超声波测试分析
超声波测试
巷道围岩
松动圈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围岩松动圈的数值分析计算
开挖爆破
数值分析
损伤系数
围岩松动圈
地下洞室
围岩松动圈理论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围岩的松动圈
超声波探测议
锚杆支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隧洞围岩松动圈测试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折射层析法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方法 隧道围岩松动圈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2-4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3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940.2004.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昌彦君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35 328 10.0 17.0
2 韩永琦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4 56 3.0 4.0
6 李来喜 5 4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98)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折射层析法
射线追踪
最小走时树方法
隧道围岩松动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双月刊
1672-7940
42-1694/TV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8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