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和远隔器官缺血预处理(RIP)对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未行腹主动脉阻断;Ⅱ组:行肾上腹主动脉阻断40 min;Ⅲ组:腹主动脉阻断前30 min,预先在阻断部位进行3次5 min IPC;Ⅳ组:腹主动脉阻断前30 min,预先对一侧后肢的股浅动静脉进行2次10 min RIP.于再灌注2 h,1、2、3 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右肺过氧化物酶(MPO)、右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蛋白测定以及右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再灌注2、3 d PaO2明显下降,右肺MPO、BALF蛋白显著升高,镜下显示肺间隔中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渗出;Ⅲ、Ⅳ组再灌注2、3 d各项检测指标与Ⅰ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镜下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IPC和RIP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的浸润和激活,减轻由腹主动脉阻断引起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推荐文章
缺血预处理对家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腹主动脉阻断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脊髓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缺血预处理
脊髓损伤
缺血再灌注
实验研究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辛伐他汀预
Fas蛋白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腹主动脉瘤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8-10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121
字数 2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04.1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7 48 4.0 6.0
2 张纪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41 466 12.0 20.0
3 叶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腹主动脉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月刊
1674-8115
31-2045/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9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