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海绵状脱钙骨基质(DBM)和泥灰状DBM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兔四肢长骨骨干脱脂、脱钙后制成长度为500~1000μm的纤维状及直径为200~400μm的颗粒状DBM,并与2%明胶混合分别制成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在9只兔双侧桡骨中段做一长10 mm的骨膜骨缺损,分别植入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及空白对照,每组各6个缺损,术后观察6周,于4、6周时拍摄X线片,并对实验动物的大体标本、骨密度、生物力学、新生骨矿化率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术后4、6周X线片显示两实验组骨缺损均修复,骨髓腔完整;空白对照组无一例修复骨缺损.骨密度测量显示海绵状DBM组新生骨骨密度与正常桡骨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泥灰状DBM组的新生骨骨密度与正常桡骨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周生物力学测定显示海绵状DBM组新生骨极限压缩强度值与正常桡骨差异无显著性(P>0.05),泥灰状DBM组低于正常桡骨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实验组新生骨矿化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两实验组中DBM绝大部分被吸收,形成板状骨骨小梁及完整的骨髓腔,塑形完整,新生骨内可见骨单位及局部尚未完全骨化的新生骨.结论海绵状DBM和泥灰状DBM均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和骨传导能力,使用方便,新生骨塑形完整,生物力学强度高,矿化程度接近正常骨,可用于修复骨缺损或促进骨愈合.
推荐文章
NaOH消蚀骨基质材料的研制及其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细胞外基质
骨缺损
骨髓
实验研究
试剂对脱钙骨基质成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异体骨
脱脂
脱钙
诱导成骨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磷酸钙骨水泥
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骨缺损
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绵状、泥灰状脱钙骨基质修复骨缺损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移植 移植,同种 骨基质
年,卷(期) 2004,(10) 所属期刊栏目 骨移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0-6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4.10.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移植
移植,同种
骨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