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吻合右侧颈动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部造成颅内静脉窦高压模型后,能否产生硬脑膜动静脉瘘.方法将51只体重为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1)实验组:45只大鼠,接受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的手术.(2)对照组:6只大鼠,仅解剖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而不吻合或闭塞.术后90 d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有无动静脉瘘.结果实验组有28只大鼠出现面部动静脉瘘,其中6只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出现率为13.3%.对照组大鼠未见动静脉瘘.结论颈动静脉吻合后合并静脉窦闭塞的大鼠静脉窦高压模型能产生类似临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以作为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经静脉途径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硬脑膜动静脉瘘
介入栓塞
围术期护理
经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22例报告
硬脑膜动静脉瘘
海绵窦
栓塞
静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7例分析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术
Onyx胶
多静脉途径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动静脉瘘
海绵窦区
多静脉途径
Onyx胶
股静脉岩下窦
面静脉眼上静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硬脑膜动静脉瘘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动静脉瘘 硬脑膜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04.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316 2246 21.0 30.0
2 李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85 449 10.0 16.0
3 缪中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123 892 17.0 22.0
4 张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205 813 14.0 20.0
5 宋庆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44 413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物模型
动静脉瘘
硬脑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