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延性双肢剪力墙,即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进行了3个四层双肢剪力墙1/4缩尺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结构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以及承载力、延性、耗能、破坏机制和破坏特征等.试验结果表明在连梁中加配交叉斜筋对提高承载力和延性效果显著,但对两道抗震防线的控制不太理想;两墙肢加设暗支撑后,两墙肢抗震能力明显增强,有明确的两道抗震防线,同时结构整体变形和耗能能力显著增强,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关键在于合理地控制了剪力墙的破坏机制.文中还建立了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力学模型、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推荐文章
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
中高剪力墙
暗支撑
抗震性能
钢纤维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钢纤维混凝土
双肢剪力墙
抗震性能
滞回性能
钢筋混凝土开洞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开洞
叠合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水平拼接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叠合
水平拼接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双肢剪力墙 暗支撑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75|TU317.1
字数 4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869.200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万林 309 4830 40.0 54.0
2 张建伟 183 3128 34.0 47.0
3 黄选明 16 763 16.0 16.0
4 董宏英 137 1307 20.0 29.0
5 胡国振 10 623 10.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40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8(4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9(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0(4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1(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2(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3(5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4(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5(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4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筋混凝土
双肢剪力墙
暗支撑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