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端粒酶活性变化特点,探讨端粒酶活性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RAPEZETM试剂盒测定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端粒酶活性水平异常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儿童AL骨髓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对照高6倍;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者骨髓端粒酶活性高于无细胞遗传学异常者(P<0.05);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骨髓端粒酶活性与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70,P<0.05);ANLL中,高端粒酶活性组出现复发或死亡的机率高于低活性组;AL完全缓解时骨髓端粒酶活性降至正常范围,复发时骨髓端粒酶活性再度升高.结论儿童AL时骨髓端粒酶活性升高,完全缓解时降至正常;端粒酶活性与AL诸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提示其作为AL危险因素的可能性.
推荐文章
端粒、端粒酶与儿童白血病
端粒
端粒酶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hTERTmRNA和P16蛋白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急性白血病
端粒酶
基因表达
P16蛋白
乳腺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腺肿瘤
/标志物
端粒酶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端粒酶活性异常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端粒酶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5.5
字数 2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04.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建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血液科 3 8 1.0 2.0
2 潘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 19 107 6.0 10.0
3 王耀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 23 136 5.0 11.0
4 汤静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 27 151 8.0 11.0
5 陈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 22 150 8.0 11.0
6 薛惠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 16 9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端粒酶
急性白血病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月刊
1674-8115
31-2045/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9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