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正呈继续扩大发展之势.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指出中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其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南北两地的降水化学组成也有很大不同.接着从土壤性质、氨气、大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指出南北方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是酸雨现状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推荐文章
太原市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
酸雨成因
防治对策
酸雨污染
酸雨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酸雨
成因
危害
防治
太原市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
酸雨成因
防治对策
酸雨污染
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综述
酸雨
危害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来源期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酸雨 状况 自然成因 对策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17
字数 3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852.2004.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砚青 中山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系 15 280 6.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286)
二级引证文献  (124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4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08(57)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09(5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0(106)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11(10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2(10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88)
2013(14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35)
2014(147)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32)
2015(9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7)
2016(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0)
2017(14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7)
2018(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9(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4)
2020(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雨
状况
自然成因
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双月刊
1001-7852
53-1079/P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0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1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