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潘德克吞式民法典编纂体例是自然法学的产物,它对近现代各国民法典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海瑟所创立,由萨维尼奠定理论基础的潘德克吞体系从一开始便被广泛接受。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正式采取五编制的潘德克吞体系以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体系。本文对潘德克吞体系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我国当下由学者和官方起草的民法典草案均采用潘德克吞体系,这有其历史必然性。可以预料,我国将来正式通过的民法典也一定会采用潘德克吞体系,或者所采取的只不过是发展了的潘德克吞体系。
推荐文章
清末新政时期“建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近代
建筑学
中国
教育
清末
略论纳兰性德词凄艳风格的形成原因
纳兰性德
凄艳悲凉
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水稻
栽培理论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潘德克吞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期刊 私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潘德克吞体系 形成 发展 民法典编纂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1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D9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0 108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潘德克吞体系
形成
发展
民法典编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私法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