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肿瘤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绝大多数人肿瘤由产生了系列相继变化的单一细胞形成.这些变化导致细胞有丝分裂信号或生长控制的细微异常,逐步赋予细胞赘生的特性,直至细胞形成恶性肿瘤.防御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机能是诱导细胞死亡,这种机能持续不断地清除机体内多余的,受损的或变异的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优势的分子机理的认识,揭示了许多肿瘤细胞如何应答异常有丝分裂信号的内在现象,而蛋白磷酸激酶是介导这些信号通路的主体.天然细胞或病毒蛋白能作为细胞死亡效应子发挥作用,尤其有意义的是,有些细胞和病毒蛋白具有肿瘤特异性细胞死亡效应,可望发展成为新的抗肿瘤治疗制剂.
推荐文章
肿瘤发生的潜在分子基础(2)
肿瘤发生
细胞衰老
细胞转化
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抑制因子
磷酸激酶
细胞死亡效应蛋白
线粒体DNA突变和肿瘤发生
线粒体DNA
突变
肿瘤
微小核糖核酸与肿瘤发生
微小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干扰
肿瘤
eIF3亚家族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eIF3
翻译起始因子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肿瘤发生的潜在分子基础(1)
来源期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肿瘤发生 细胞衰老 细胞转化 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抑制因子 磷酸激酶 细胞死亡效应蛋白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R349.5
字数 1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8009.2004.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应慧 莱顿大学自然科学院分子遗传学系 5 68 3.0 5.0
5 Rohn J 莱顿大学自然科学院生物物理结构学系 2 11 2.0 2.0
6 Abrahams JP 莱顿大学自然科学院生物物理结构学系 2 11 2.0 2.0
7 Noteborn MHM 莱顿大学自然科学院生物物理结构学系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4)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瘤发生
细胞衰老
细胞转化
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抑制因子
磷酸激酶
细胞死亡效应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672-8009
42-1720/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8-3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