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条件下,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1](P26)这里实质上指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途径.法治,即依法治国,它有两层含义,即"形式法治"和"价值法治""形式法治"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价值法治"是实现"良法之治"的理想目标.法治内在地包涵于政治文明建设之中.首先,政治意识文明主要体现在政治主体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服从理性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法律意识,即知法、守法、护法;其次,政治制度文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类法律制度的完善、合理;而政治行为文明也要靠法制的规范约束功能来实现.所以,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代表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本文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目标的必然性,以加深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这一主题的认识.
推荐文章
论政治文明进程中的政治参与问题
政治参与
政治文明
政治参与路径
浅论政治文明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
政治文明
民主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内涵
特征
途径
政治文明的结构分析
政治文明
法治文明与德治文明
权利文明与权力文明
党制文明与国制文明
实体文明与程序文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政治文明建设中选择法治目标的必然性
来源期刊 邓小平理论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思想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兵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6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邓小平理论研究
季刊
N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西师范大学137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1
论文1v1指导